close

Stephen Krashen, originator of the "affective filter" TESOL theory ~ his interview ~~~

  學英語要學對方法 ~~ ( 學語言都是一樣, 否則只是緣木求魚, 事倍功半喔 ~~   

史蒂芬·克拉申英語:Stephen Krashen)是美國語言學家與語言教學研究者,現為南加州大學榮譽教授。

生平

克拉申出生於伊利諾州芝加哥,年輕時曾在衣索比亞志願服務教英文達兩年,後於1972年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語言學博士學位,論文為「語言與左腦」(Language and the Left Hemisphere)。他原為語言學教授,研究的主題即為第二語言習得,1994年方加入南加州大學教育學院。

語言習得理論[編輯]

 

克拉申發表期刊論文超過450篇,範圍廣涵第二語言習得、雙語教育、閱讀理論等。他最著名的概念即1980年代開展的語言習得「五假說」:

 

  1. 習得-學習假說 (Acquisition - Learning Hypothesis)
    克拉申認為人的語言發展有兩種途徑:[1]其一為「習得」(Acquisition),其特徵是自然(natural)、直覺(intuitive)且近於潛意識(subconscious),例如學習母語。克拉申主張不論幼兒或成人都有習得的能力。其二為「學習」(Learning),特徵是有意識的 (conscious) 反覆練習、記憶,例如學校、補習班的文法、單字課。克拉申認為只有「習得」才是學習的正道,因為其著重於語言的實質而不似「學習」常流於表面(form)[2]。又「學習」常涉及大量(如文法、拼字)錯誤的糾正(correction),可能會導致學生的興趣減低。
     
  2. 語言監控假說(Monitor hypothesis)
    語言監控假說與「習得-學習假說」密切相關,因為它涉及習得與學習的關係。克拉申強調,「學習」的結果會產生「監控機器」(monitor),進而監控、改善由「習得」所產生的語言(例如檢查文法錯誤或否)。但「監控」的開啟也會讓我們無法變得「自然」,只有在「監控」本身發展完善時才不會造成妨礙。是故,不應逼迫學習初期的學生說話,原因在「監控」本身尚未有足夠的時間完備。
     
  3.  情意濾網假說(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)
    人們生而害怕犯錯、被處罰、被威脅,這些都會降低語言學習的效率,克拉申稱這些心理障礙為「情意濾網」(Affective filter)。克拉申發現形成「情意濾網」的主因有二:其一是過早要求、逼迫學生開口說,其二是過早被反覆糾正錯誤而失去自信心
     
     
  4.  自然順序假說(Natural order hypothesis)

     

    語言輸入為克拉申的核心思想。他強調學生不需過度注重口說或寫作(「輸出」),而必須通過閱讀和聽力吸收、「輸入」語料;而該材料必須是稍微超過學習者目前的水平,但又不至於讓學生無法理解。[4]假設學習者目前的水平為i,又假設1為適當的挑戰難度,那教學者應給予的閱讀和聽力難度即應是「i+1」;換言之,若太簡單則成為i-1或i+0,皆無法使學習者成長,而太難如i+2又會挫折學生。由此可知,教學者應深入了解教材進度與學生程度(i),才能給出(對學生而言)可理解的輸入(comprehensive input)。
     
     
    以上資料網源:
   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8F%B2%E8%92%82%E8%8A%AC%C2%B7%E5%85%8B%E6%8B%89%E7%94%B3
    Cf. 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Stephen_Krashen  >> English version
     
     
    Furthermore:
    http://uegu.blogspot.tw/2014/12/krashen-monitor-theory.html
    <麻瓜的語言學>   我們怎麼學外語?-Krashen 的五個假說 (Monitor Theory)
     

      人們究竟是怎麼學習第二語言,這是個直至今日都還在語言學界及語言教育界爭論不休的議題。不過,在諸多理論中,有一些較為代表性的理論,還是可以介紹給大家。今天要介紹的就是 Stephen Krashen的理論。

    「學習」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心理活動,更何況「語言學習」還扯到了大腦裡頭一些專責語言的區域,其複雜程度現今的腦科學也無法完全說明。這項工作對於各界的學者而言,就像是在黑暗裡摸索,總沒個頭緒。幸好,學習後的成果是可以透過表達顯現於外面的,因此語言學家們透過學習者的語言表現,試著構築出學習過程的原樣。

     
     

     
      其中一位不得不提的學者,便是美國的語言學家 Stephen Krashen。他在1980年代,連續出版了一系列著作,試著建構出學習語言的模型。這套理論稱為 Monitor Theory,其中共包含了五個重要的假說,分別是:「學習/習得假說 (Acquisition / Learning Hypothesis)」、「自然習得順序假說 (Natural Order Hypothesis)」、「語言輸入假說 (Input Hypothesis)」、「語言監控假說 (Monitor Hypothesis)」、「情意濾網假說 (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)」。
     
      在這裡要先說明一下,在 Krashen 的定義裡頭,「學習」和「習得」是不一樣的。「學習」是刻意的,像我們在學外語一樣,照著外在的規則去學;但「習得」是暗示性的,像是我們學習母語一樣,透過很多暗示,在無意識之中習得語言能力。
     
      Krashen 的第一個假說,就是大膽地假說「學習」永遠不能變成「習得」,它們之間有個很大的鴻溝,因此教師們應該用暗示的手法,像在教小朋友一樣,自然而然讓他們學會語言。這套假說很快的就被嚴厲批判,但於此同時也有不少追隨者,現在坊間流行的「自然學習法」有很大程度就是建立在這個假說之上。
     
      「自然習得順序假說」則建立在對母語習得所做的觀察。早在多年前,語言學家們便發現孩子在學習母語時,呈現出高度的類似性,例如英語母語者家庭中的小孩,對於 -ing 及 -ed、be動詞等等的文法,都會以一樣的順序學會。Krashen 將這個觀點衍伸至外語學習,認為學習者若是透過自然的方式學習,其學習順序也會呈現出高度的規律。這是否也就代表著人類共同的腦構造對於某些文法較好吸收呢?目前學界仍有許多研究正在進行中。
     
      而回到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學習的問題上,Krashen 提出了「語言輸入假說」,認為老師教學時必須用「i+1」的方式。這個 i 就是學習者當下的能力,而 +1 就是指加入新的東西。簡單而言,在原本會的東西上,加上這「1」個新的東西,這樣子的語言輸入是最容易讓學生記得的。例如在英文的教學上,今天如果上了現在式,再上過去分詞對學生而言就會簡單許多。但若現在式直接跳到完成式,學生還得先把 have 後面的動詞轉換成過去分詞,這就不是一個很好的「i+1」模式,因此大部分的教材並不會在現在式後面安排完成式,而是會先教導過去式。
     
      而什麼又是「語言監控假說」呢?Krashen 認為我們心中都有個無形的「語言檢測器」,也就是所謂的「監控機器」,當我們開啟它的時候,我們就有檢查文法正誤的能力,但是這個模式的開啟也會讓我們無法「自然的學習」,因為母語使用者並不會檢查自己母語的正誤,所以才能自在的講話,因此他認為只有在把這個監控器關掉的情況,我們才能學好語言。
     
      最後一個假說就是「情意濾網假說」。相信許多人在學習英文時都有被處罰的經驗,Krashen 認為這種在語言學習中被強迫、威脅的經驗,會在我們心中建立一道「情意濾網」的心理障礙,這會讓我們的「習得」變得很慢。因此教師必須試圖消弭學習者心中的不安,讓他們可以自在學習,這樣效果才會好。
     
      Krashen 的這五個假說,統稱為監控理論 (Monitor Theory)。但因為裡頭有很多東西無法科學實證,例如監控器的存在無法驗證、i+1的概念過於模糊、情意濾網過於抽象等問題,Krashen 將學習與習得劃出嚴明的界線,也受到許多學者批評,後來甚至出現了許多大相逕庭的論說。但回到語言學及語言教學的主軸上,近年來嶄露頭角的重要領域「外語教學」裡面,Krashen 的假說佔有非常重要的位子。或者,即便不是每位學者都贊同這些驚天動地的假說,但在研究之中也常常用這些 Krashen 的概念而不自知。Krashen 也因此,在語言教學界中佔了非常大的一席之地呢!
     
      最後,這位語言學家目前仍在美國南加大從事語言習得研究,若讀者路過加州,不妨聯絡一下教授去一睹名人風采喔!
    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T Enya 的頭像
    ET Enya

    ET Enya

    ET En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